仙人桥景观的形成
仙人桥景观是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偏酸性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雨水沿水平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通解并带走,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当水渗到一定层面时水流就会横向流动,产生地下河道,并形成洞穴。洞穴足够大且顶部离地面接近时,洞顶将发生坍塌,就会形成岩洞,岩沟,天生桥。仙人桥就是这样形成的典型景观。发育如此壮观的仙人桥是极其罕见的。
喀斯特地形的由来
19世纪之前,人们对像桂林这样的奇特地形,还没有统一的称谓。19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司威治,发现位于南斯拉夫和意大利交界处的狄纳尔里可山西北部的喀斯特高原上,发育着奇形怪状的地形。在这片绵亘几百公里的石灰岩高原上,到处都是陷阱,石沟,石茅,竖井,落水洞,千谷,岩溶平原和奇异的山峰;山中地下还隐藏着巨大而奇特的洞穴;洞穴内的石钟乳和石柱,千姿百态,冰莹玉洁,璀璨夺目。千姿百态的洞穴有的象大厅,有的似布袋,有的如阶梯,有的似管道,互相交错,迂回曲折达几十公里。洞穴内的地下河有时急流奔泻,有时泉水淙淙。司威治考察研究后将这种地形称为“喀斯特地形”。我国科学家建议改为“岩溶”。意指这种地形是因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岩石进行长期溶蚀和侵蚀后形成的。
“仙人朝圣”的景观就是“岩溶”地形的反映。给人们无限的想象元素和空间。
必背瑶寨
必背瑶寨地处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距京珠高速公路大桥出口33千米,韶关市区56千米。因有小山形如鳖鱼背,故名“鳖背”,由于“鳖”字笔画多难写,讹为“必背。
必背瑶族属过山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隋唐时期从湖南等地迁入,明代以后,因为灾荒和战乱,必背瑶胞又大批向广西、云南等地迁徙,后再流散到东南亚,并辗转迁移到欧美各国。
必背瑶寨依山而建,有别致的树皮房、竹房,依山临涧的吊脚楼别具一格。瑶区除瑶语外,客家话也通用。瑶胞穿戴自己刺绣的彩色图案服饰,能歌善舞,以山歌传情示爱。他们热情好客,用甘甜的瑶山茶、清香味美的竹壳饭和自制的瑶家水酒待客。游览必背瑶寨,可欣赏美丽的瑶山风光,领略古老而奇特的瑶族风情。(景区正在维护中)
鸵鸟寨生态旅游区
鸵鸟寨生态旅游区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12千米,距韶关市区39千米,是集鸵鸟的孵化、养殖、繁殖、屠宰、皮革羽毛加工、饲料制造及观光旅游、餐饮旅业于一体的景区,总规划占地11000亩,目前已拥有同龄鸵鸟群约2000只。
鸵鸟寨生态旅游区由生态区、游乐区、休闲度假区、文化广场及商业服务等五个部分所组成。进入鸵鸟寨,沿着生态之路,饱游各区之时,您将置身于刺激又趣味横生与鸵鸟嬉戏的令人难忘的情景之中,而烧烤露营,炊烟袅袅的山野乡村风光,将令您流连忘返。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距京珠高速公路大桥出口10千米,是广东省最大的森林公园。主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是广东省最高峰。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73万公顷,是广东唯一的原始森林留存地,南岭山地的核心地带,地球同纬度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区域。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已发现的植物种类达200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保护植物10种,野生动物有哺乳类70种、鸟类125种、两栖类11种、爬行类31种。由于地势高拔,这里的物种群落垂直变化明显,1000米以下是低山常绿阔叶林带:1000-1500米是常绿的阔叶林与落叶林混交林带,间杂有针叶林丛:1500米以上是山地矮林和灌丛草甸带。
目前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已开发了广东第一峰、广东松群落、瀑布群、亲水谷等景区,是广东省和京珠高速公路沿线生态旅游最佳去处。
通天箩地下森林
通天箩地下森林与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相邻,距京珠高速公路大桥出口16千米,属岩溶地貌,它的特点是它所形成的山地相对来讲都比较平缓,海拔在600-800米之间,岩石奇特,裸露,保水性差。通天箩在地质学上叫漏斗,是由于溶洞陷塌或地表水流入地下溶蚀而成。
通天箩垂直凹入地下90米,洞口直径73米,底部最大直径140米,箩底周长450米,地形似一口锅,周边高,中间低,在洞底生长有不少参天树木,针叶树和阔叶树长得又瘦又高,许多树的直径只有20厘米左右,但高度却有30多米。乔木下生长着耐荫的低矮灌木丛,地表上又覆盖了一层草本植物,堪称世界奇观。
云门山大觉禅寺
云门山大觉禅寺,俗称云门寺,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6千米的云门山慈悲峰下,创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由云门始祖慧能九传弟子文偃禅师所建,距今已有1070多年,是禅宗五宗之一云门宗的发源地,我国重点寺观。
云门寺曾鼎盛于北宋,南宋后逐渐衰微,1943年,当代高僧虚云和尚由曹溪移锡云门寺,经九年重建,使该寺得到振兴。“文革”十年,云门寺又遭到了严重破坏。落实宗教政策后,云门寺得到大规模的修复扩建,并盖有教学大楼,创办了云门佛学院。
云门宗的佛学思想可用三句话来概括,即“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只有“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才能达到自觉悟道。
云门寺山水极佳,有桂花潭、出米石、九仙岩、慈悲峰、钟鼓石等山水名胜,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
南雄-----珠玑巷
珠玑巷位于南雄市城北9千米的沙水村,原名敬宗巷。唐敬宗宝历年间,此处有一张姓人家,七世同堂,朝廷闻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为避敬宗庙讳,改名为“珠玑巷”。
全巷长1500米,宽约3—4米,路面用鹅卵石砌成,古驿道由此向南穿巷而过。珠玑巷内有北门、中街、南门,都为清初所建。南门内有一座元代实心石塔,叫“胡妃塔”,是广东现存元代石塔中惟一有确切年代可考的石塔。
珠玑巷历史上地处中原到岭南的交通要道,因为经济发展迅速,很早就成为了较繁荣的居民定居点。南宋时,北方大批官员和商人南移,多在此小住后,移居珠江三角洲。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也是海外千百万华侨的祖居。近几年,随着大批珠玑巷后裔回来寻根问祖,珠玑巷已成为我市观光旅游的新热点。
梅关古道
梅关,古称秦关,又称横浦关,是古代连接长江、珠江水系陆路最短的交通要道。坐落在南雄市约30千米的梅岭之上,两峰夹峙,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梅关的隘口和岭路,为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丞相张九龄主持开凿,路基宽约5米。宋时,人们以砖砌路面,立关于岭上,署有“梅关”二字,遂得名。关楼南北两面门楣嵌有石刻匾额,北门额书“南粤雄关”,南门额则是“南岭第一关”。梅关是历史上南来北往的重要驿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梅关南北遍植梅树,每至寒得,梅花盛开,香盈雪径。此处脚跨两省,游人可并赏粤赣两省风光。
乐昌
古佛岩。
古佛岩,因洞口曾建有古佛寺而得名。它位于乐昌市城西5千米处,距韶关市区56千米,是一大型 的石灰岩溶洞,洞内上下重叠三层,最高处30米, 面积约12000平方米,游览路程600米,常年气温保持在19℃。由古佛岩洞、醉仙洞、古佛寺、山顶大佛组成。
古佛岩洞景区分玉皇、西游、逍遥三宫及古佛、观 音、王母、金龙四殿。各式石笋、石花、石柱、石幔或插其中、或悬其上,千姿百态,蔚为奇观。古佛岩还有3亿年前的海底珊瑚化石和罕见的大型石脑,亦堪称一绝。
古佛岩有一大型观音卧佛塑像,长8米,高3米。洞外还有射击场,岩洞餐厅设施。
金鸡岭
金鸡岭,位于广东北大门---岭南第一镇的乐昌市坪石镇,距京珠高速公路坪石出口3千米,因岭的西北峰顶有座巨石,貌似雄鸡,昂首北望,引颈欲啼,故而得名,是广东省八大风景之一。
金鸡岭属丹霞地貌,总面积为1.6平方千米。海拔338米,四周悬崖如削,雄伟险峻。山顶上屹立着著名的"金鸡石",其鸡背、鸡头和鸡身由大小不同的3个"石蛋石"堆栈而成。东门有一字峰,长400米,高130米,宽仅2-6米,竖看成峰,横看成壁,似一巨大屏障。太平天国时,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曾领2000女兵驻守此岭,阻击北援清兵,至今岭上还保留着当年的练兵场、秣粮坡、鱼池、点将台、观武台、舂米石、兵器岩等遗迹。在摩崖峭壁上还雕刻着洪宣娇的故事以及《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三个神话故事,其恢宏的气势和精湛的艺术,在风景区中实属罕见。
龙王潭生态旅游区
龙王潭位于乐昌市城东北23千米处。是集林泉飞瀑、温泉云海、湖光山色于一体的风景区。景区内青山高耸,绿水悠悠,瀑布成群,涛声滚滚,奇石多姿,如诗如画。登龙山、游龙湖、泡龙泉,是游客观瀑、听涛、赏石、健身的游览胜地。主要景点:龙王潭瀑布、水帘洞瀑布、孔雀瀑布、岩潭瀑布、颈潭瀑布、水寨瀑布,有龙王潭、鲤鱼潭、枇杷潭、钓鱼潭、冲虹潭、勺麻潭等10个石潭。
始兴-----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始兴县东南部,距县城46千米,总面积7545公顷。区内保存着大面积原始次森林,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物种宝库,南岭明珠”之称。多年来,保护区以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为指导,已将这里建设成为别具一格的森林旅游胜地,不但配套了原始风光探险游所必须的帐篷、仪器等用具,还兴建了较为完备的服务设施。保护区自然博物馆里展出的大量珍稀动植物标本,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的大批游客。这里不仅是观光游览、探险漂流的生态旅游景区,也是中外科学工作者考察的首选之地。
东湖坪民俗文化村
东湖坪客家民俗文化村,是粤北地区开发的第一个集明清建筑、民俗风情于一体的大型人文游览区。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位于国道323线旁,距始兴县城3千米,韶关市55千米。
在东湖坪民俗文化村内,可以了解上至战国下至明清时期的古文化风貌,可以观赏清代封官赐爵的隆重场面和清代婚嫁抢亲活动的风趣表演,还可以看到古代各种生产、生活、婚嫁等用具的展览及其操作演示,使游客领略到多姿多彩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原汁源味的民俗文化风采。
满堂客家大围
韶关是客家民系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围楼是客家民居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韶关境内现存围楼300多座,而位于始兴县隘子镇的满堂围便是其中的杰作。满堂围占地13545平方米则广东最大的客家围楼,被誉为“岭南第一大围”,199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楼建于清朝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峻工于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历时27年,为当地富豪干荣所建。这城堡式的清代建筑物,既是聚居而息,几代共居的民宅,也是为了防御当时猖獗的盗贼兵匪,具有民俗学、建筑学、军事学、地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研究价值。
翁源------铁龙洞风景名胜区
铁龙洞位于翁源县铁龙镇,距京珠高速公路沙溪出口22千米,铁龙洞共有八个洞,主龙洞依一条地下河蜿蜒伸入,长1665米,总面积约10100平方米。常年流水潺潺 ,清流干冽,终年不息。洞中有龙潭四处,大厅堂十多个,各厅堂中景致繁多,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主龙洞有一个特别奇景---“世纪之吻”,令人陶醉。
新丰------云髻山
“源头之旅、云髻山行”。云髻山是广东省级自然保护区,主峰海拔1438米,是广东省最大的水库新丰江水库的源头。云髻山的旅游资源主要是山、石、水、林、泉和野生动物集于一体的自然旅游资源。山下有温泉,常年水温保持在45℃。山上具有开发价值的天湖有两处:一是介于云髻山与吊钟石之间的“仙湖”;二是西部的司茅坪水库,因其上下两水库相连,冠名“鸳鸯湖”,是垂钓和水上游乐的好场所。两处天湖,宛如两颗镶嵌在群山之中璀璨的明珠,山水相映,夺人心魄。云髻山上有野生动物资源200种以上,野生植物1400多种,是登山探险、穿林考察、观瀑赏石、品泉沐浴、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韶关旅游局提供资料)
|